日前,一场无声的生态法治课——玳瑁标本移交活动正在中华鲟梦园科普展览馆开展,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上海铁检院”)会同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将涉案玳瑁标本移交给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这次活动是凝聚生态资源保护合力,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法治宣传的一次全新尝试,承载着司法温度与生态保护使命的玳瑁标本将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濒危物种的珍贵与保护它们的迫切。
玳瑁,它拥有独一无二的金棕色与墨黑相间的龟甲,更承载着“吉祥长寿、辟邪纳福”的美好寓意,其制品曾被称为“海中软黄金”。然而,人类的过度捕杀,使这一海洋瑰宝数量锐减,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近日,上海铁检院办理了一起近年来本市涉案件数最多、价值最高、横跨江、浙、沪、鲁、辽、滇等多地的销售玳瑁制品案。被告人杜某平日以买卖文玩赚取差价为生,为赚取更大利润,杜某便将心思放在了玳瑁的身上。他利用很多人认为玳瑁可以招财辟邪的迷信心理,将完整的玳瑁标本通过微信朋友圈兜售牟利。在审查起诉阶段,面对杜某“仅出售一件”的辩解,上海铁检院通过引导公安补充侦查与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相结合的方式,查清了杜某在相同时间段内向辽宁、山东、浙江、江苏、云南等地出售另外7件玳瑁标本的犯罪事实,全案涉案金额达130万元。
如何延伸案件办理效果,在案件办理的同时,检察官在办理案件的同时也在思考涉案玳瑁标本的处置方式,如何才能发挥玳瑁标本的最大作用。案件判决生效后,上海铁检院会同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严格依照相关规定,选择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作为玳瑁标本的接收单位,用于科研与公众科普教育,让更多人了解玳瑁的珍稀与保护的重要性,让“无声标本”焕发新生。
生态保护从来不是“独角戏”,而是“协奏曲”。上海铁检院将继续加强与法院、公安、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股票配资公司开户网站,凝聚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合力,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建立规范、高效的涉案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移交、保管和公益利用长效机制。联合保护机构、科普场馆,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化生态法治宣传教育,充分持续提升公众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的法治意识和行动自觉。
盈胜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